您好,欢迎来到嘉兴保险行业协会
设置主页 加入收藏
会员动态
平安产险:这个冬天,一场“追光之旅”在海底悄然开启
发布时间:2023-12-26   

夕阳逐渐隐入海平线,落日的余晖洒向海面,粼粼海浪好像有了生命,在粉紫色的晚霞中律动,美景如画,但欣赏美景的人却心不在焉。

站在海边的人叫方志强,是平安产险大连分公司的一名农险业务员,他对大海似乎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当有心事就会来海边看日落,他说,蓝色的大海总能让人静下心来。随着一个又一个海浪冲到岸边,方志强的思绪回到几天前……

来自大海的灵感

近十年,我国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低碳观念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其实,除了减少排放,利用自然植被将空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固定并存储起来也是降低碳含量的方式之一,这就是“碳汇”。

“我们保险行业自带风险补偿性,可以为想发展碳汇但又怕风险太大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帮助,如果能针对碳汇推出个绿色保险产品,无论是对满足市场需求还是对保护生态环境来说,都有极大的助益。”最后一缕残阳落下,方志强把目光从海平线处收回,转身笑笑说,“可是难啊,说到搞碳汇,大家都会想到森林,那相当于是天然的碳储存库,但是你看咱们大连,三面环海,林业资源太少了。”

在大连本地推出一个绿色保险产品是方志强给自己定下的“年度目标”,但苦于一直没有头绪。方志强的办公桌上堆了厚厚两摞公司总部过往的碳汇保险材料,包括湿地、草原和森林等,这也是平安产险“海陆一体”助力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见证,在材料旁,还有一张已经被翻旧了的大连市地图,地图四角已有掉色破损的痕迹。

大连虽林业资源不多,但海洋资源却十分丰富,据统计年鉴显示,大连年养殖面积达42万公顷以上,水产品接近200万吨。在一个深夜,方志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上大面积的蓝色,忽然想到:如果能把碳储存到海里去,搞“蓝碳”,做海洋碳汇保险,不也能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吗?这个念头的产生让他十分兴奋,即便此时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指向11点,他却睡意全无,连夜翻看起资料。

这一夜,注定无眠。

自古万事开头难

“蓝碳”又称海洋碳汇,即海洋生物捕获的碳。盐沼、海草床、红树林是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许多常见的藻类、贝类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至海底。海洋碳汇保险则是指为海洋生物的碳汇能力投保。在海洋生物如藻类、贝类生长过程中,赤潮、台风及各种海洋灾害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风险,如果特定自然或人为风险导致了碳汇产生损失,保险公司会给到赔付。

方志强的想法如果落地,将会是平安产险的首单海洋碳汇保单,这既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探索,一切都要从0开始。过往可参考的借鉴资料不足,便是方志强和团队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要研发产品条款,就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对大连天气、水产养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做全面分析,掌握其中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才能将产品设计得更合理。

那段时间,方志强和团队几乎每天“两点一线”:在办公室研究数据、做精算、建模型,感觉累的时候就去海边,仿佛海浪可以带走所有焦虑和不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查找,他有幸结识了相关技术人员和海洋大学的教授,科技与学术力量的注入给项目进展带来“加速度”。“我们希望将海洋生物可能会面临的各项风险整体控制住,它们能‘平安’,我们才能心安”,方志强介绍道。

为了能对大连本地实际情况了解更深,方志强还特意做了走访调查,无论是经营时间久、生产规模大的水产养殖公司门口,还是个体养殖户的身旁,都曾有过他的身影。

“养了这么多年海藻,都不知道这东西能产生碳汇。”

“碳汇还能投保?”

“听说碳汇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真的假的?”

这些话,方志强在走访中经常会听到。面对各种问题,他总会耐心地回答和科普:“藻类、贝类等产生的固碳量都可以成为碳汇,我们平安产险通过承保碳汇损失,降低你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除此之外,碳汇也在探索做成商品,在国家推行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卖给那些碳排放量超标的企业或个体,获得一份可观的‘蓝色收入’”。

连续几天下来,方志强嗓子哑了,脚磨破了,但做好海洋碳汇保险产品的信心却更加坚定了。 

成为护海“追光者”

海洋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风险,赤潮、海洋温度变化、台风等都会对其固碳量产生影响,因此,想获得“蓝色收入”并非易事,但如果有专属的保险可以承担损失,无疑是给养殖户们增加了一道预防风险的保障。据了解,大连本地目前与海水养殖有关的险种几乎就只有风力指数保险,可以预想,如果海洋碳汇保险顺利落地并得到推广,将激活大量市场需求,这背后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言而喻。

“海洋碳汇保险在大连长海县首单落地后,我再看到大海,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如果在海底建一个‘碳储存库’会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方志强努力的目标,也是平安产险发展的方向,更是保险业从“绿碳”向“蓝碳”拓展的大趋势。

据了解,此次平安产险将为大连市长海县13.33亩藻类提供碳汇风险保障40万元。自此,平安产险成为首家覆盖“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保险保障服务的险企,累计提供碳汇风险保障4300万元。在未来,以平安产险为代表的保险行业将继续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将蓝碳从“无价”走向“有价”的路径变得清晰,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与“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协同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源源不断的保险力量。

海洋浩瀚无际,水底世界里万物生生不息。这些海洋生物通过固碳的形式,守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像以平安产险大连碳汇项目方志强团队为代表的人们,则是默默守护着这些海洋生物,守护着这片大海,他们早已成为“追光者”,一路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光、生态向好的光,并让光照进海底,将蓝碳经济的未来道路照得更亮。